《ON&OFF》
8月6日,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了解到,2025年6月,全市汽车产业延续前五个月的快速增长态势,当月完成汽车产量8万辆,同比增长21%,环比增长25%;今年1-6月,全市汽车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7.4%、23.9%,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52%、129%。
近年来,成都持续深耕新能源汽车赛道,产量稳步上升。今年,包括一汽-大众成都分公司的捷达技术改造项目、沃尔沃纯电车型项目、犀重汽车成都基地项目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启动,加快落地转化,不断推动成都汽车产业升级,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成都汽车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,产业向绿色化、电动化转型的成效显著。
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加,正是成都工业生产势头旺盛的体现。
今年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8%,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,1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。其中,增速前3位的通用设备制造业、汽车制造业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,分别增长28.3%、23.6%、17.3%。 【编辑:刘阳禾】

贾湖遗址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露出端倪,舞阳县文化馆文物干部朱帜下放到贾湖村劳动时,经常在沟坎、井壁上发现红烧土、红陶片等遗存。70年代中期一场大洪水,将贾湖村的房子冲得只剩一间,重修护庄堤时,石器和陶器不断出土,再次引起朱帜的注意,他向河南省文物局作了汇报。《ON&OFF》 萧兴华说,衡量音乐文化的标志,是音阶的形成。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四声音阶,主要用在劳动号子上。为了用声音表达更复杂的情绪,人类将四声音阶发展成五声音阶,音乐文明由此翻入新的一页。而贾湖骨笛的测音结果表明,它已经能奏出完整和相当准确的五声音阶。可以说,在贾湖遗址的年代,居住在中原的先民早早地进入了音乐文明时期。